【国内宏观】
1、12月31日,国家统计局将发布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。路透综合24家分析机构的预估中值显示,冬季正值中国制造业生产淡季,加之浙江、西安等地疫情发酵,冬奥会来临前华北等地区环保限产,预计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微降至50,恰落于荣枯线上,前值50.1。
2、2022年1月1日,期待已久的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将对文莱、柬埔寨、老挝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、中国、日本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10国正式生效。韩国也将于2月1日加入到生效实施中。协定生效后,区域内90%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。
【海外宏观】
1、欧洲央行管委维斯科称,预计2022年平均通胀率为3%,然后逐渐回落至略低于2%的水平;欧洲央行在2023年之前不会结束缩债,将为经济保持非常有利的融资条件。
2、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降至19.8万人,逼近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下降至172万,为去年3月以来最低。
股指:
周四国内股市震荡上行,3600点位失而复得,三大股指均小幅收涨,创业板表现相对强势。道指、标普再创历史新高,提振风险情绪,北向资金持续流入,带动盘面持续攀升。股指期货方面,IF2201涨0.61%,IH2201涨0.53%,IC2201涨0.75%。年末时点,央行逆回购加码操作呵护资金面不遗余力,不过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,近期两市总成交小幅萎缩,不足万亿规模。今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2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,冬季正值中国制造业生产淡季,加之浙江、西安等地疫情发酵,冬奥会前环保限产等政策,市场预计12月PMI微降至50,或对股市带来新的指引。
【豆类】
1、商务部对外贸易司:中国12月上半月大豆进口实际装船 52.57 万吨,同比下降 47.19%。中国12月上半月豆油进口实际装船 0.05 万吨,同比下降 18.03%。中国12月上半月豆粕进口实际装船 2694.11 吨,同比上升 74.92%
【甲醇】
1、现货市场:30日,江苏太仓甲醇市场基差在05+50,太仓地区现货刚需采买。由于近期产地下调煤价打开了甲醇下跌空间,工厂降价主动排库存,内地甲醇市场整体偏弱,价格结构维持西北<山东<太仓港<进口CFR。
2、相关消息:赛蒙特尔煤矿自2021年12月29日12:00时开始,粉煤在现执行价681元/吨(含税)的基础上下调53元/吨(含税),调整后执行价格为628元/吨(含税)。预计大唐多伦46万吨/年MTP、诚志60万吨/年MTO装置将于1月上旬开满。外媒消息,业内人士表示,头号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可能在2月大幅下调销往亚洲的原油售价,此前中东基准和现货价格在本月重挫。
【沪铜】
1、今年早些时候,楚比维卡斯社区和拉斯班巴斯铜矿谈判意向协议,由矿山雇佣当地居民驾驶运送铜的卡车和其他车辆。但是社区对报酬不满,谈判破裂后,居民封锁了道路长达一个多月。
秘鲁政府距离达成确保拉斯班巴斯铜矿重启的协议依然很远。拉斯班巴斯铜矿是秘鲁的头号铜矿,占到全球铜产量的2%。该铜矿的税收就相当于秘鲁全国GDP的1%。
2、2020年比利时的铜进口金额为15亿美元,同比提高14.9%;进口量为17.5万吨,同比增长+3.2%。2020年,保加利亚(8.4万吨)是比利时的最大铜供应国,占进口总量的48%,也是第二大供应国西班牙(41,000吨)两倍。纳米比亚(27,000吨)在进口总量方面排名第三,占15%的份额。
【螺纹钢】
1、日本新日铁计划在印度建立第二家钢铁厂,以占领更多印度市场。新的钢铁厂将隶属于新日铁在印度成立的合资企业安赛乐米塔尔-新日铁(AM/NS)公司。该公司的目标是将全球粗钢产量扩大到1亿吨/年。
【原油】
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周四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,美国10月原油产量较前月增加6%至1,147万桶/日,高于9月的1,082.2万桶/日,因墨西哥湾产量飙升,自飓风影响中恢复。10月美国(不包括阿拉斯加)的天然气产量为1,067亿立方英尺/日,于9月的1,046亿立方英尺/日。
免责申明:本综述只代表分管各品种的研究员的个人意见,不做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,期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