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铜市供需有趋紧迹象
5 月 18 日,沪铜主力合约上涨 2.21%,收于 65760 元/吨,持仓量 15.9 万手,较上一交易日减少 1.14 万手,成交量 11.6 万手,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0.8 万手。目前影响铜价的因素如下:
宏观方面,在岸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跌破 7.0 关口,现货商存在着持货保值的需求。
供给方面,全球铜精矿供应充足。国内多家铜企年内投产预期增加。
需求方面,虽然日内全国多地电解铜成交一般,但多地电解铜现货升水较昨日走高。废铜日内交易活跃,但铜杆市场成交不佳。中间品方面,4 月全国铜材产量 189.6 万吨,同比增长 12.4%。1-4 月累计产量 687.0 万吨,同比增长 6.9%。终端 产品方面,惠誉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将超过30%及美国4月新屋开工环比上升 2.2%提振用铜需求。但国内 4 月 70 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整体涨幅环比回落则对铜价不利。
库存方面,5 月 18 日,上期所铜仓单下降 2750 吨至 57736 吨,国内保税区库存及社会库存降至近两月的低位;LME 铜库存增加 3900吨至 90525 吨。
综上所述,由于 4 月国内铜产品进口量下滑,国内库存持续下降,铜市供需有趋紧迹象,将对铜价构成支撑。
风险点:美联储加大紧缩力度、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、矿山产量受到扰动、俄乌冲突加剧引致能源价格再次走高、LME 铜库存过低引发金融资本实施逼仓行为、欧元区经济衰退。